2024-10-31 18:02:30|已浏览:72次
招生制度是选拔卓越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每年1月1日是哈佛大学常规招生计划的截止申请日期,这意味着申请人需要在这一天之前递交所有的个人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申请表、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哈佛大学本科生招生政策强调对申请人的全面考查,注重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但也存在一些关于公平的争议,或可给国内外其他大学招生制度调整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多方参与评审
哈佛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涉及校内外不同机构、项目和人员,学生、教师、职员和校友等都参与其中。
多方机构和人员参与招生。招生办公室是哈佛大学负责本科生招生的专门机构,约有70名员工(40名招生官和30名职员)。由1万多名校友组成的学院委员会,负责帮助学校就近面试申请人,向招生办公室提交面试报告,说服优秀学生报考并入读哈佛。由教职工组成的常务委员会,负责协助招生办公室审阅申请材料,重点评审申请人提交的学术或艺术作品。此外,在校本科生也会参加招生宣传,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与潜在申请人交流。
对新入职招生官进行培训。招生办公室的人员流动性很大,新入职的招生官要经过严格培训。哈佛为他们提供书面的评阅程序指南,要求他们用统一的标准评估申请人,并在允许的情况下考虑种族因素。入职培训的案例手册(包含经过处理的往年申请材料),被用来指导新聘招生官对申请人进行评级。通常,高级招生官会复审新聘者评审的前50份或100份申请材料,同时给出反馈改进意见,以便新聘招生官迅速掌握统一的标准。
确保评审的客观性。由40名招生官组成的招生委员会拥有自由裁量权,负责评阅申请材料并参与招生录取全过程。一般来说,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会被分成25个左右地理标签组,1名高级招生官(担任主席)和3―6名招生官组成的小组委员会以高中为单位评阅申请材料,每个成员负责阅读某所高中的所有申请材料,确保标准一致。为了避免小组间差异太大,每名招生官都要同时参加2个以上小组的评阅工作。招生官可以审查并讨论任何申请人的申报材料。公开讨论和面对面投票的程序,能有效避免因招生官的偏见或刻板印象影响录取结果。
进行综合评价
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认为,家庭背景、学术兴趣、生活经历、课外才能和职业目标不同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在思想观点碰撞中交流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担任领导角色,这对实现哈佛的教育使命至关重要。
因此,哈佛大学全面评审每个申请人的学业成绩、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个人陈述、家庭背景、性格、品行、想象力、判断力、领导力、求知欲、校友或职员面试报告、教师和指导顾问的推荐信等,寻找学业优秀、课外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品质好的申请人。招生官认为,不了解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外部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学生的成就和潜力。
通过校友和职员面试全面评估申请人。绝大多数申请人要接受哈佛大学校友或职员的面试,面试通常持续45分钟到1个小时。面试官要填写评估表格,对申请人学业、个性、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社区参与等表现进行评级,同时还要写评语解释自己的结论。组织校友面试时,哈佛向校友提供《面试官手册》,提醒他们尽量避免偏见,不能就录取机会向申请人提出建议。
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综合评审。小组委员会评阅结束,会给出一个总体评级、四个单项分评级和三项学校支持度评级。总体评级反映评阅人对申请人实力的整体印象,在这一部分,评阅人可能会给申请人加分,指出他的智力非同寻常、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有杰出的创造性或运动能力等。哈佛大学允许招生官在总体评级时考虑申请人的种族因素。三项学校支持度评级则反映了申请人提交的来自2名教师和1名指导顾问的推荐信以及其他推荐信的情况。
四个单项分评级指第一评阅人对申请人学业成绩、课外活动、体育特长和个人品质进行的初步评估。学业成绩等级反映申请人的学术实力和潜力,主要依据是标准化考试成绩、推荐信、学术奖励、课程作业的严谨性、原创性研究、其他学术成果以及申请人所在高中的实力。课外活动评级是对申请人在高中期间参与课外活动情况的评估,以及对申请人有可能给哈佛学生课外生活带来哪些贡献的评估。体育特长评级是对申请人具有哪些与众不同运动特长的评估。个人品质评价则反映了招生官对申请人勇气、领导力、适应力、判断力、合作精神等的评估。
此外,哈佛还会评估申请人能否提出不同观点,以及不适合用量化指标衡量的独特性,也会因申请人的突出优点而给予优待,如突出的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等。独特的生活经历、克服逆境的能力、特殊才能等非学术性因素在录取决定中尤为重要。
明确评审流程
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招生过程包括小组委员会民主推荐预录名单、招生委员会集体讨论录取名单和微调录取名单等关键环节。
小组委员会民主推荐预录名单。小组委员会在每年11月集体讨论提前录取阶段的申请材料,在1月底或2月集中讨论常规招生周期的申请材料。小组委员会有权利搁置申请材料、等待补充信息,或将参加早期招生行动的申请人转到常规招生周期。所有申请材料都集中在活页夹中,方便随时进行比较。完成讨论之后,小组委员会将确定推荐录取名单并提交招生委员会。
招生委员会集体讨论录取名单。招生委员会在11月底至12月初讨论提前招生阶段的申请材料,3月份决定常规招生周期的录取结果。招生委员会全体会议通常持续几周,重点讨论申请材料中的潜在信息,而不是最初的评级结果。在此期间,申请人新学期的高中成绩、校友面试报告和其他信息等会补充进来。
招生委员会综合平衡,微调录取名单。招生办公室根据每年招生计划和预期报到率等确定录取人数,往往会在招生委员会确定录取名单后剔除部分学生。如果确有必要缩减录取人数,招生委员会还会启动缩减程序,再次讨论申请材料后剔除一些申请人。招生委员会通常准备一份拟剔除的名单,其内容包含申请人的助学金计划资格、运动等级、家庭背景、性别和种族等信息。招生与资助主任向招生委员会通报拟录取班级的特点,招生委员会基于诸多因素集体决定最终的剔除名单。
在整个招生过程中,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都会追踪申请人总库、小组委员会推荐录取名单、录取学生的种族构成等信息,如果发现某类群体代表性明显不足,或与前一年相比急剧下降,招生委员会可能会对该组学生额外关注,确保他们得到公平考虑。
经过几周的广泛讨论和比较,招生委员会全体成员最终投票给出四种录取结果:录取、拒录、候补名单、Z名单。列入候补名单的申请人5月份需要补充提交更新过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其他成就材料,招生官将再次进行评审。Z名单则在近年来广受舆论诟病,它主要用来招收那些无法通过常规招生渠道录取的权贵子女、校友子女和精英学校的孩子,入选该名单等同于被录取,不必重新申请便可于次年入学。
制定倾斜政策
哈佛大学特别强调与少数族裔申请人进行充分沟通,因为分数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他们的潜力。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设立了少数族裔本科生招生项目,主要招收非裔、西班牙裔、亚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学生。种族因素会让优秀的学生受益,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除了少数族裔,体育特长生、校友子女、捐赠者子女或亲属、教职工子女是获得优待最多的群体,约占每年招生计划的30%。取消这类申请人的优待政策,可以开放更多名额给其他申请人,却不利于吸引并留住高水平教职工,也不利于巩固大学和校友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哈佛校园共同体建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哈佛大学要面对的考验。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4日第9版
作者:张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