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8 17:00:39|已浏览:47次
1月8日,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大会邀请了众多嘉宾一起分享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凝聚共识,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推动社会制度优化贡献知识。
上海纽约大学执行校长杰弗瑞?雷蒙以“更新博雅教育”为题作演讲。他讲到,在过去几千年,博雅教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解放学生思想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公民,实现自我价值,达到自我满足,同时参与社会发展,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博雅教育的内涵有了一些新变化。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最具才华的学生在步入大学时,就已经具备了很多与前辈不一样的特点。我们是否应该更新博雅教育,以应对这些变化?我是1973年上的大学,属于婴儿潮一代,而今天上大学的学生,英文里称他们为Z一代,多数是95后。我们这两代人之间有几个重要差别,一是人均寿命的变化,今天大学生的人均寿命很有可能超过100岁,他们在毕业后要在世界上生活80年,那么要怎么去适应未来的变化;二是面对的危险不同,我们那代人面对的危险有种族主义、可能会爆发的核战争等,而95后这代人要面对的是气候变化、收入不平等等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不同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
今天我想着重谈一点,出生在网络化、移动技术和社交媒体时代的95后,可能会丧失掌握老一辈人使用一些工具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抓住机遇,成年后无法有效地面对挑战。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回应这个问题,应该思考是否要进行教育的转型。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美国有苹果、谷歌、Facebook、YouTube,中国有小米、微信、都信等等。我认为,所有线上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捕获人的注意力,他们最想做的就是让用户对其平台爱不释手,眼睛紧盯着屏幕。这些企业利用的是社会学家所说的“间歇加强战略”,过去在老鼠身上做过实验,在人身上也屡试不爽,就是让我们感到停不下来的做某一件事,即便有时并不喜欢或者并不享受,间歇性刺激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这也是过去赌场成功的秘诀,最后用户就变成了网瘾者。这些企业充分利用人们渴望被社会认可的心理,再加上间歇性加强战略,打造了一个在线生态系统,让用户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和屏幕。现在,已经有批评的声音指出,这样的在线生态系统已对成年人的文化带来了伤害。但作为教育者,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网络文化对95后这些年轻人带来的影响。因为,95后这一代人的整个人格养成阶段都沉浸在网络环境中,他们是在在线文化中长大的。
概括的说,网络文化有四个特性:第一是表现性,当代学生认为他们的生活必须要记录下来,再通过编辑、编排展示出去,觉得让更多人分享才有意义,这就等于把自己培养成了一种公众人格,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和响应;第二是公众性,当代学生认为个人没有秘密可言,自己的一切,包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都应该公开出来供其他人点评和使用;第三是持续的评价,当代学生认为在公众场合做出的这些展示应该获得公众的点评,这些点评人往往是陌生人,对学生自身根本就不关注,而这些学生也愿意花时间对其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点评;第四是二元化和极端化趋势,现在网络点评往往有两个选项,好评或者差评,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从统计数据来看,95后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了网络文化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焦虑、慢性抑郁、自杀比例逐年上升,世界各地都如此。
当今的网络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处于心理脆弱的状态,比先辈要脆弱得多。今天这次论坛我不想过多的谈极端心态,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个人资源?先辈们都具有一些个人资源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包括失恋、学习考试不利等。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社会资源?先辈们曾经具有这样的社会资源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比如现实生活中关心他们个人生活的朋友,而现在的学生没有。我们是不是要做一些调整,让新一代学生能够从博雅教育中获得更新的收益。
举个例子,心理学家有一种说法叫认知失调,当我们面对两个互相冲突的观点时,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状态,就是会认为一个是好的,一个是不好的。这种反应往往是有害的,并不能保护我们,相反会削弱我们的能力,阻碍我们形成新的更加复杂、有更多层次的洞察,也会阻碍我们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人的本性就是要避免这样的认知失调。然而,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95后面临认知失调的问题。他们害怕面对自己一开始不能认同的观点,并就此选择逃避,当不得不面对那些不同观点时,会表现的非常愤青。这种脆弱性对学生有害,对社会的危害更为深刻,因为社会的未来要靠这些学生来建设。有了这种脆弱的心态,年轻一代就会反对多元化、反对不同观点、反对不同价值观,这无益于迎接当代的各种挑战。
我在想,我们的教育能否与时俱进,让学生们在四年本科教育后,具备足够的能力克服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和挑战,让学生做好准备,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互动。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清楚地告诉学生动机和理由,把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背后的动机给学生做解释,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强调博雅教育。我们希望学生能更进一步成为相关领域的专才,同时也希望他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面,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这样他们才能产生足够多的想法和观点,才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我们希望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同文化接触,加强他们的同理心,更高效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说服。
同时,我们也要跟学生清楚地说明态度非常重要,告诉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比如人文精神、好奇心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开展工作:第一个维度是认识论,也就是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希望学生有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观点;第二个维度是世界主义,就是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符合伦理标准的行为,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迎接和拥抱世界性的普世价值观,而且也知道如何用不同方式来表达;第三维度就是如何克服认知失调,我们希望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与他们的传统观点有冲突的新观点,有一种态度是负面能力,就是在一开始可以容忍两种相互不同的观点,而不必作出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博雅教育来更好地培育95后学生,让他们具备足够的韧性,能够在100年的生命中过上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