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18:06:23|已浏览:130次
当地时间2023年1月5日,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旅客抵达史密斯国际机场。澳大利亚此前采取相对严格的边境落地检疫和隔离政策,直到2022年2月21日,才重新对所有签证开放国境。(视觉中国/图)
2023年1月28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宣布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
这意味着,之前受疫情影响线上上课的留学生,必须返校上课了。
与1月28日公告相对应的,是留学服务中心在2020年4月所发布的规定,其中表明留学人员无法按时返校而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从而导致其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其获得学位学历认证结果的因素。
这项“生于新冠”的留学规定也带来一些争议。留学服务中心在2022年3月发布的文件透露,存在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趁机专门开设远程课程、降低录取标准、扩大招生规模,不实宣传“包入学、包毕业、包认证”等损害留学人员利益的情况。
如今这项临时规定宣告结束,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受影响较大的群体是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与英美等国不同,澳大利亚此前采取了相对严格的边境落地检疫和隔离政策,直到2022年2月21日,澳大利亚才重新对所有签证开放国境。澳大利亚多所高校规定,从2023年6月30日起,所有国际学生必须返回校园上课,而在秋季学期仍保留线上授课,不少学生由此选择继续上网课。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协会CEO霍尼伍德指出,新规发布时,有约四万名中国籍学生在澳洲境外。
“生于新冠”留学服务中心自2000年开始对国(境)外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提供认证,至今已持续23年。
这项认证服务用于鉴别国(境)外所颁发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机构的合法性,同时甄别高等教育文凭、证书的真实性,并出具认证证书。
对于中国留学生及其他外国学位获得者而言,这是在中国升学、就业、落户等必不可少的证明文件,只有经过认证,在国外获得的学历学位在中国才具有效力。
认证流程并不复杂,留学生如今可以在线申请。个人需要准备的认证材料包括文凭证书、护照、签证等,身份认证通过后即可获取出入境记录。认证系统中录入了1.7万多个境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信息,以便留学生在选择留学项目时鉴别真伪。
境外停留时间是认证中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具体的停留时间,由于各国学制不同,原则上没有统一的时长要求。但留学服务中心曾指出,“如果申请人在境外学习时间明显短于学制要求,建议提交学习期间的正式成绩单协助评估”。某留学中介机构澳大利亚项目经理潘妙霞补充,疫情之前,留学生只有通过线下完成所有课程,才能得到认证。
从始至终,远程留学都不在认证范围内。根据留学服务中心的界定,远程留学是指境外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性质本来就是远程教育,没有面授课程,而不是指境外院校因受疫情影响,将面授课程调整为线上课程的情形。
早在2007年,留学服务中心就发现有境外院校在境内违法独立招生,这些院校提供全部时间或大部分时间在境内学习的课程,以函授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对学生授课。2009年12月,留学服务中心颁布的《中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程序和标准》就规定,通过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等非面授学习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学历认证范围内。2018年1月8日,留学服务中心对此再作强调。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全球航班大量缩减,许多高校被迫调整授课模式,增设线上课程。当年4月,留学服务中心顺势调整认证规定,表明留学人员无法按时返校而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从而导致其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其获得学位学历认证结果的因素。
2022年3月,留学服务中心又一次提醒,远程留学不在认证范围,并提及疫情期间一些海外院校就同一课程同时开设面授(含因疫情影响调整为在线授课的情况)和远程教学等授课模式,提醒留学人员在选择课程模式时注意区分。
不仅是留学服务中心,潘妙霞表示,英美澳等国外高校驻中国的招生代表在推荐课程时,也会提醒学生,申请仅有线上课程的项目将无法拿到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
因此,相比始终不被认证的远程留学,2023年1月28日的新规面向的是高校提供面授课程、但受疫情影响只能线上上课的留学生群体。
2021年10月24日,2021中国国际教育展。(视觉中国/图)
谁受影响?潘妙霞对新规出台并不意外。她认为,疫情逐步放开,大家的生活要逐渐回归到疫情前的状态,调整是顺势而为。
中国在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并采取积极措施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与此同时,大部分国外高校则早已恢复线下教学。
大多数美国高校的线下教学是在2021年秋季学期恢复的。2021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Miguel Cardona接受NBC专访时表示,预计在2021年秋季,全美100%的学校都将开放且恢复线下授课。随后,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相继宣布在秋季开学后恢复线下教学。
更多国家的高校则是在2022年恢复线下教学。以英国为例,2022年上半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此学期以线下教学为主,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的同学则可以申请线上上课,并推迟入校时间。伦敦国王学院在2022年5月宣布将在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恢复线下授课,不再提供线上课程选项,并要求学生在当年10月10日前返校。
根据教育部历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综合来看,认证新规出台后,由于各国政策差异,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所受影响最大。
澳大利亚此前本土疫情防控较为严格,近期随着疫情形势的改变,澳大利亚政府宣布2023年1月5日起,从中国抵澳的旅客提供出发日期前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检测结果凭证即可入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在2022年底宣布,学生需要在2023年6月30日前回校上课。此后,多所高校宣布2023年第二个学期全面取消线上课程,仍允许学生在第一个学期选修线上课程。目前受影响的中国学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八大名校,包括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
新规发布后,留学中介机构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潘妙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少学生和家长咨询签证、课程延期等相关事宜。同时,“办理留学签证的同学多了,赶着交学费、拿注册确认书以便尽快递交签证的学生也有所增加”。
“很多人着急得睡不着”相比起中介机构,对学生们来说,消息来得突然。
1月28日打开留学群看到公告的那一刻,就读于昆士兰大学的张彤慌了。她赶忙将公告截图发给同学,连夜讨论对策,“很多人着急得睡不着”。
随着认证规定的调整,中国留澳学生急需在学校转换课程截止日期前返校。不同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不同,昆士兰大学是3月31日,悉尼大学则更早,是3月3日。
赵颖已经在国内上了一年网课,按照一年半的学制安排,她2023年5月就要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精算专业硕士毕业。她原计划在一家券商公司实习到3月,还早早报名了河南省的公务员省考和银行的考试,分别在2月底和3月中旬。新规颁布后,赵颖已经无心实习和准备考试,开始焦急地准备签证所需材料,包括存款证明、出生证明等等。“两边的政策‘打架’,受伤的是中间这一群人”。
与不得不放弃的实习和考试相比,他们更担心的是学历不被认证。“花了一两年时间,还花费了几十万学费,拿到的学历如果不能被认证,那跟假的有什么区别?在中国就变成一张废纸了。”就读于昆士兰大学传播学专业的李昊说。
他们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不断与留学服务中心及学校沟通,争取相关的认证材料;与此同时,也不断寻求返校的方法。
他们一起写信、发邮件、打电话,与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沟通,李昊还到国务院平台留言,得到的回复是“会收集更多相关信息”。
留学服务中心在1月29日也曾发布新规解读。其中针对不能到线下上课的种种情况,多次提及留学生应保存相应证明材料,并于学位认证时提交,以便顺利通过认证。
但多名受访者表示,证明材料的标准较为模糊,“具体哪些可以被采用”,截至目前,留学服务中心客服也未提供清晰的回复。
目前,澳大利亚多所大学已向留学生表明愿意提供所需的证明材料。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给学生的回复邮件中表示,正在出台相关文件为受新规影响的中国学生提供支持,具体方案会在未来几周内公布。
除了准备材料之外,签证、租房等都成为一时“挤兑”的现实问题。
张彤早在2022年7月收到昆士兰大学的offer时就办理了留学签证,那时仅花费一周时间,新规出台后,何时能成功办下签证也变得众说纷纭,“集中在两周至四周”。而新南威尔士大学2月13日已经开学, 赵颖现在还在等待学校的就读证明――办理签证必不可少的文件。校方在2月13日的回复邮件中称,目前申请者过多,造成了积压。
针对线上线下课程转换,一些高校也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以昆士兰大学为例,该校2月20日开学,如果学生在3月3日之前返校,可以自行将线上课程转为线下课程;3月3日之后,则需要学生与自己的教授联系,经他们同意后才能转换;而3月31日之后就不能再转换。
张彤如今盼望尽快租到房,回到学校,将线上课改为线下课。如果3月31日之前租不到房,那么即使去了澳大利亚,她也还得继续上网课。而这种情况能否被认证,她并不确定。
(应受访者要求,赵颖、李昊、张彤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 南方周末实习生 郭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