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11:05:26|已浏览:99次
很多很多年以前,大概是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我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天真的我那时候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一种叫中文,一种叫外语。
如今,我在网上又看到了“德国的英文明明是Germany,为什么要翻译成‘德国’“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我。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赋予其丰富多样的语言艺术。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对外国人名、地名以及国名的翻译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原则和规则。
首要的翻译策略就是音译,即通过译文尽可能还原“原语“的发音。比如美国首任总统“George Washington”的译名“乔治?华盛顿”,就是基于此原则创建的,方便读者根据译名呈现出原文的发音。然而,这样的音译并不能充分体现音译名的文化背景以及原名所包含的意义。
对于国名和地名的翻译,其规则则更为丰富多元。它们或是音译、或是意译,或者音义结合。
以德国为例,德语中的“Deutschland”(英语:Germany)大概念”呆意吃“,译名“德国”并不只是简单的音译,我们选取“Deutsch”的音译部分并与汉字“德”联系,但并不含有“德行”或“道德”的意思,仅仅是对“Deutschland”发音的翻译。这种翻译保留了原语的发音,同时适应了汉语的语言习惯。
又以"America"为例,中译名为"美国",这里采取的是音义兼备的策略。"Ameri-"接近汉字的读音“美”,而“美”字在汉语中又带有美好、和谐之意,这从另一个侧面对于国名的翻译加入了较为主动生成面的因素。
当翻译非英语、国家地名时,例如俄语中的“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Vladimir Putin),我们依然保留了音译的原则,让“弗拉基米尔?普京”尽可能贴近原名的发音。而世界的某些地方将其翻译为“普丁”,大概是犯了我小时候的错误,认为世界上除了我们说的汉语就是英语这种外语。
接下来,我们换成法国的首都,汉语翻译为巴黎。有人说,明明是Paris为什么不翻成“帕丽斯”呢?因为虽然在法文和英文中,法国的首都都写作“Paris”,但是在法语中,这个词的发音接近于“八hi”,最后的s不发音。然而,在汉语中,并没有hi这个发音对应的汉字,因此取接近的发音“巴黎”。
再举一个例子,从日语例子中也能看到类似的翻译策略。"?京"(Tokyo),原意为东方的京都,由于日本,本身是用的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汉字,所以日本的首都在中文里就是“东京”。
总体看来,中国在翻译外国人名、地名及国名时,一方面尊重原文的发音,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汉语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化的要素,同时尽可能地体现出原国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信息。这样的方式使得中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其他语言和文化。
那么,你有没有理解为什么Chanel、Hermes这些名字跟你想象的发音完全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