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百学网 > 新闻资讯 > 留学培训 >  近代留学教育的创始人

近代留学教育的创始人

来源:admin

2023-12-13 12:06:24|已浏览:143次

容闳(1828―1912) 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镇(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28年11月,容闳出生在广东珠海市南屏镇的一个贫农家庭。1835年,7岁的他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因为家里太穷,家里不能拿出额外费用供他读书。同年,他入读了免学费的马礼逊纪念学校,这在当时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外国教会的东西不考。

校长勃朗是一个美国人,耶鲁大学1832年的毕业生。据容闳后来回忆,勃朗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教师,为人乐观随和,非常热爱学生,会不惜花费心血认真教授学生知识,并在闲暇之时,会和学生谈关于美国的新鲜事物,这对当时幼小的容闳产生了深刻影响,燃起了他心中熊熊的好奇心,也为他赴美留学种下种子。

1846年8月的一天,一个决定改变了容闳的一生?????????????????????????????????????????????????????????????????????????????????????????。那一天,校长勃朗来到班上,告诉全班同学,因为健康缘故,他决定回美国去了,但想带几个同学跟他一起走,以便他们能在美国完成学业。他说:“如果愿意和我去美国的,可以站起来。”一说完,全班死一般寂静。

18岁容闳是第一个站起来的,接着叫黄胜和黄宽的同学也先后站起来。放学回到家,当天晚上,他把他的决定告诉了父母,母亲伤心的哭了,父亲则保持沉默,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他不知道儿子的选择是否正确,只能沉默以待。

4个月后,1847年1月4日,脸带伤感的容闳依依不舍和父母道别,和黄胜、黄宽一起在广州的黄埔港登上了赴美的帆船。在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颠簸了整整98天后,他们终于在4月12日驶进了当时只有二三十万人口的纽约港。

到达美国后,容闳进入麻省的孟松预备学校就读,三年后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了耶鲁大学。

容闳在大学期间经历了诸多坎坷与磨难,并非我们想象中那般一帆风顺。在大学生涯他面临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他的经济非常窘迫,必须量入为出,节省每一分钱。尽管他有来自妇女协会的善款,但还是不够他学费以及生活费。他大学二年级得到宿舍办事员的工作,以及后面还得到一份助理图书馆员的职务,生活压力才减轻一点。

另一方面,大学学习任务繁重,因为学校兼职占据了部分时间,学习时间不够,导致他每天要学习到很晚,早上又要早起去上课,有一段时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而且又因兼职和学业,很少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导致身体边虚。不过后来,为了身体着想,他挤出时间进行锻炼。

这天风和日丽,而这天也是容闳毕业的日子,当他戴上学士帽,他六年的艰苦学习终于结果。下一步就是回国,他拒绝了同学的挽留,他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国,想让中国下一辈享受和自己一样的教育。

耶鲁大学容闳铜像

他晚年时回忆:“整个大学阶段,中国的可悲境况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令人感到心情沉重。在大学最后一年,我心里已经计划好了将来所要做的事情。我决定使中国的下一辈人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如此,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一个开明、富强的国家。我将尽一切智慧和精力奔向这个目标。”

正是带着这个梦想,1854年冬,容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充满了战乱、贫穷、愚昧的祖国。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他奋斗了整整一生。这使他不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学生,而且成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真正开创者。

回国后他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工作之余,他从未忘记自己回国的最终目的,在几年间连续求见了许多官员,但都对自己的计划没兴趣。

1860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到了南京,去找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提出了关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的7条建议,并提出了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他说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及美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富国强兵。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洪秀全没有采纳他的政策。

1863年,容闳向曾国藩写了自荐信,信中写了自己的治国构想和留学计划,曾国藩看完信后,觉得容闳有才华,于是,容闳被收留在曾国藩的门下,帮其筹办洋务事业。

期间,容闳帮曾国藩购买新式机器,筹建江南制造总局,这个工厂为清廷制造了许多外国先进武器。他还向清廷条陈四则,但未被采纳。

1870年的一天,容闳再次向曾国藩提起留美教育计划,曾国藩这次同意了,他跟李鸿章具体商议后,拟定奏章上报朝廷,得到清廷批准。这年容闳42岁,他为之奔波多年的留学计划终于实现,容闳也被清廷任命为留学事务局副委员。

但是赴美留学的招生却不顺利,因为当时很多人都以为美国还是蛮夷之地,而且要漂洋过海到这么远的地方,并且还要待十几年,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很多家长都不同意。

最后容闳回到自己家乡香山拼命宣传,还到香港招收了几名,才凑够首批30名留美幼童。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赴美幼童怀着远离家乡的凄凉但又好奇激动的心情,从上海启程赴美。

看着这些幼童容闳甚感心疼又满怀欣慰,因为他们不像当时的自己已经成人独立,他们之中最小的才9岁,还不谙世事,就要远离父母来到万里之外的对岸;欣慰的是他们可以接受和自己一样的教育,他们是中国的未来。这一批留美儿童中就有詹天佑、蔡绍基、梁敦彦等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材。

这批幼童到达美国后,看着新奇的事物非常激动,一切都和国内的不一样,并且这里很多地方都比国内繁华,使他们很震惊。

留美幼童来到美国后被管教的十分严格,在学校英文外,也不能落下中文,还有既要学习美国的先进知识,也要学习四书五经,如果学不好,会被留学官员惩罚。但除了学习之外,他们也渐渐收到美国事物的影响,对孔夫子不再那么崇拜,开始迷恋美国的自由、开放个性等事物。

数年后,这些幼童不愿再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尤其是背后的辫子非常麻烦,有时还会被美国人嘲笑,有些人干脆剪掉,当官员要检查时,再戴上假辫子,被发现后,当然面临严厉的惩罚。

在受过美国文化熏陶的容闳眼里,幼童们的这些变化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和他一起负责管理留美幼童的清廷守旧官僚,却视幼童的这种新变化为大逆不道。

1881年,留美幼童监督吴子登请求清廷将幼童们全部撤回,迅速得到批复。于是,这场历时9年,涉及前后4批120名幼童的留美事业戛然而止,凄然告终。

幼童被撤回的消息,无论对容闳,还是这些幼童,乃至教育幼童的美国老师和朋友,都似晴天霹雳。除了那些早病亡和留在美国的幼童,其余94名全部回国,他们之中出了许多名人,就如詹天佑、黄开甲、唐绍仪等。

而容闳在和幼童回到国内后,开始四处奔走,积极呼吁政府不要取消留美幼童计划,但却无济于事,因为最支持他的曾国藩早已去世,朝堂中没有人会支持他了。就这样,容闳的“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理念草草收尾,没有成功。

1882年,备受打击的容闳深感失望,对清廷和洋务派也开始不信任,侨居美国,在美国一待就是13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孙中山和他是同乡,都是香山县人,他虽然对于孙中山革命的理念不怎么赞同,但还是很欣赏这个先进年轻人。

戊戌变法时期,他开始和维新派人士交往,后来被发现通缉,容闳也彻底看清清政府的腐朽衰败,于是彻底倒向革命,同情革命者。

1900年,唐才常的自立会在上海改称“中国国会”,容闳被推为会长,并负责起草英文对外宣言。后来,自立军起义被镇压,他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1912年4月21日,容闳病逝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享年84岁。

这位被被称作“中国留美第一人”的先行者,他从始至终都满怀爱国热情,始终不忘改变祖国落后愚昧的面貌,让祖国变得富强,摆脱屈辱。正是他的“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为中国点亮了一盏灯,在中国播下了追寻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火种,后人也跟随他的脚步,不断从外国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回祖国,用以强国富民,生生不息。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