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百学网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0:53|已浏览:99次

童声合唱训练的方法和成年人基本一样,但是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肺活量小,声带柔嫩,不能经受和成年人一样的活动量,如有不慎,就会导致病变,影响儿童的发育。所以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姿势

唱歌讲究姿势,正确的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要求学生站立时要自然挺直,双肩下垂,双脚分开,重心靠前,不要全部放在脚跟上,为了避免疲劳,两脚可以轮换支撑重心。坐着的时候,只坐椅面的三分之一,好像有一种呼之欲起的感觉,上身姿势与站立时相同,给呼吸、发声器官营造一种畅通无阻的工作状态。如果唱歌的姿势僵直或懒散,会造成呼吸错误,加重声带负担,不只发不出好声音,长此下去,还必然形成错误的发声方法。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合唱队员保持正确姿势的良好习惯。

2、呼吸

正确的呼吸是良好的发声的基础。任何一个学声乐的人都要从呼吸开始,否则就谈不上声音的统一和平衡。合唱的呼吸训练是基本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呼吸是胸部的扩张,引起肺部的膨胀,空气经过口、鼻、喉、气管等通道流入肺部,这叫做吸气。人的生命所需要的空气就是通过这一吸一呼,不间断地吸进和排出。歌唱的呼吸也是这个原理,不过因为发出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刚柔等区别,需要歌唱者掌握一种特殊的气息控制,气息吸进要快、深、多,呼出则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控制,做到慢、稳、匀。

歌唱呼吸训练有以下几种:急吸慢呼、急吸急呼、慢吸慢呼、慢吸急呼。做吸气训练时可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联想,如吸气时像闻花香,用吸管喝饮料等。

3、共鸣

训练时,要教会少年儿童使用头腔共鸣,扩大头声,增加假声。因为用头声唱歌,既声音柔美,而且还省力,能减轻声带的负担。

头声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像打哈欠一样打开口腔,气息支持逐渐加强就会改善发虚音量小的声音现象。共鸣时可以通过发声器官的调节,多用混合共鸣,以保持童声甜美、清脆的音色。但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我们还要注意他们的变声期与变声后的训练,要懂得少年儿童每个不同时期的声音特点和用声方法,避免训练不当给他们的声带造成伤害:1至7岁是幼声进入童声的早期阶段,4至7岁的声音特点是幼嫩、清脆、明亮,音域为一个八度;7至11岁是童声的中期阶段,也是童声发育稳定的时期,自然用声的音乐为十度。11至14、15岁是童声的晚期阶段,也是童声发育的变化时期,可以用轻声高位进行唱歌。

4、排练

排练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应当充满着艺术创作的情趣,启发和诱导大家深入到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当中,以集体的声音艺术地表现出来。排练工作应当做到方法科学、感情充沛,质量好、进度快。初排包括介绍作品、视唱、声部练习、合练。细排包括分段排练、咬字与吐字的排练、结合感情排练、合伴奏排练。总排就是巩固整个排练结果,按照演出要求,放大声音,感情充沛地一气呵成。演出前要争取在舞台上连排几次,让大家熟悉环境。

5、指挥

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指挥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手势(指挥语言)来启发队员达到训练中的各种要求。童声合唱训练时,要比指挥成年人的声乐训练多用一些形象化的手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少讲道理。

排练是指挥的主要工作。周密有效的准备是排练工作成功的保证,包括选择合唱曲目、阅读合唱总谱等。阅读总谱先要学会看谱,首先要从乐谱上去了解、分析组成音乐的各种手段和所要表达的感情,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提出排练方案,制定出排练合唱的进程并确定应运用的方法,才能成功地进行合唱排练。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