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百学网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少儿声乐教程

少儿声乐教程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0:46|已浏览:224次

1、手部语言的运用

手势表达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通过手部动作, 可以使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声乐演唱中, 手部形体语言也在演唱者的整体外在形象、歌曲的情感表现等方面发挥出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 手部动作的运用既有一般规律, 也需要根据实际演唱需要灵活选择, 如引、定、开、合等就是一般运用规律。“引”是引出歌曲, “定”是保持音乐的情绪, “开”是指展开音乐形象, “合”则是圆满收尾。演唱者需要在对一般规律有正确认识和运用的前提下, 根据歌词或旋律再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2、面部语言的运用

面部形体语言也可以称为面部表情, 包含面部和眼神两个部分。从生理学角度来说, 人们的内在情绪和面部表情是一致的, 所以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人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声乐演唱中, 面部表情则是演唱者所发出的情感信号, 由观众接收并响应, 具体来说, 首先是面部。面部表情的运用要点在于真实和自然, 既不能夸张, 也不能无动与衷, 而是与作品的情感类型、程度相一致。

3、体态语言的运用

通常来说, 声乐表演中的体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即动作体态、伴声体态和借物体态。动作体态是声乐演唱中最常用的, 是指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表现作品, 而且体态变化是与歌曲发展相一致, 让观众感到演唱者就是歌曲中的主人公。需要演唱者在练习时精心设计, 力求每一个动作都能够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伴声体态是指随着音乐进行所产生的身体律动, 比如全身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前后或左右摇摆等, 可以帮助观众通过体态变化感受音乐中强弱、快慢变化, 将原本的听觉感受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4、步伐语言的运用

演唱前, 演唱者并不是从天而降, 需要走到舞台中间。演唱中, 演唱者也不是纹丝不动的, 而是通过少量的走动更好的表现歌唱情绪, 所以步伐语言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多数演出中, 在演唱之前, 已经由主持人报出了曲目名字, 而观众则会形成相应的情感基调, 演唱者需要带着歌曲情绪走上舞台, 走到舞台中间后一定要站稳、站直。在演唱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传情达意, 也需要进行少量的走动, 比如在歌曲的间奏部分, 为了避免长时间站立的尴尬, 在舞台上前后左右都是可以走的。再比如针对歌曲中出现的一些并列性、对比性乐句, 则可以在舞台上来回走动。对此一个要点是要准确把握步伐和歌曲的节奏, 避免出现两者不一致的情况。同时, 步伐节奏也是和歌曲情绪相适宜的, 如果歌曲是舒缓悲伤的, 步伐就要放慢;反之, 歌曲是欢快、激动的, 步伐则要相对快一些。“在每一次演出之前, 演唱者都要尽可能的熟悉演唱环境, 尽可能多的走台和彩排, 试着站一站、走一走, 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演唱时方能成竹在胸”。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