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百学网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什么是民歌唱法?民歌唱法的特点

什么是民歌唱法?民歌唱法的特点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0:23|已浏览:239次

民歌唱法的形成与民歌的形成是同时的,是土生土长的。它的唱法受当地语言习惯的影响,民歌唱法的特点大致如下:

(1)大部分民歌音域不宽,多用真声演唱。因为真声色彩是人声音调中最自然的色彩,与生活语言音调极为接近,生活气息浓,使人听了亲切自然,其审美价值远远高于假声色彩,最受广大听众欢迎。这种唱法多分布在平原、城镇和渔歌地带。

(2)假声唱法。民歌中使用假声唱法在山区、江、河、湖、海很常见,因为山歌等的唱腔偏高,如花儿、爬山调、内蒙的长调唱法等。多半表现为上假下真,形成一种特殊风格,这种“高腔”给人一种辽阔、空远的清新色彩,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特异的演唱风格。

(3)自然混声唱法。由于长期使用真、假声交替,自然产生了混声共鸣,使得高声区假中有真,中声区真中有假。这种声音甜美动听,有金属质感,是发展了的民歌唱法,很受欢迎。

(4)山歌种类的民歌,如云贵山歌,四川山歌、晨歌,湖南的高腔,湖北的赶五句,安徽的挣颈红,陕北的信天 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内蒙古的爬山调,藏族的拉尹,苗族的飞歌,僮族(壮族,旧称僮族)的欢歌等,多用软起首,气息饱满,控制力均匀,用气舒缓、 悠长,字声情气全在一口气之中。劳动歌曲,如各种号子多用硬起首,气息灵活,声音富于弹性,随劳动节奏变化,调整气息的冲击力。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