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16:40:02|已浏览:134次
民族唱法秉承着传统技巧的前提下,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融入贯通,获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却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注重练声,忽略气息的训练运用
在我国很早的传统声乐理论中就总结了若干对于气息的训练以及运用的方法。这些论述都强调了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与地位,指出了气息运用的部位与发声时的正确状态,提出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气沉丹田,所指的就是现代声乐演唱中所运用的胸腹式呼吸方法。
2.真假声分离
在现今民族声乐作品体裁愈加丰富的背景下,对民族唱法在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上有了更多的要求,演唱者的音域以及演唱技巧都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准。但是,即使演唱者的音域再宽广,都不能完全达到更多声乐作品的演唱标准,真假声在此时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演唱者在处理较大且复杂的作品时,充分合理运用真假声是演唱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真声与假声的统一。做不到这一点,演唱时的发音就会混乱。在大型作品演唱时不能达到统一和谐,作品无论从演唱完成情况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会大打折扣。
3.过度追求西方唱法的发音技巧
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将美声唱法发音技巧运用到民族唱法当中,必须遵循取长补短,中西结合这一原则。通过研究发现,最近时期内的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时表现出一种不和谐的状况.就是过度运用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以及发声方式,殊不知这样会将民族唱法自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降低。其实,无论哪种唱法,都各有所长。民族唱法特别注重发声及气息的运用与润腔、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的完美结合。而美声唱法则对混合共鸣等方面见长。就像一句谚语所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对传统的执着以及片面的融人美声唱法的技巧都是不合理的。
歌唱技巧的正确运用是将作品的艺术性完美展现的关键因素。当我们在面对多数较大、较复杂的民族声乐作品时,常常感到在演唱时不是十分动听。其原因就是我们在歌唱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上还不是特别娴熟,造成了心理压力。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演唱时无法达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标准,不能完整的诠释作品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