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17:18:26|已浏览:207次
合唱教学的首要重点就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和节奏感。这需要音乐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教授学生有关知识。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些优秀的教学法来指导音乐教学。注重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因此,可通过科达依的手势教学法和节奏唱名法来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这两种基本功。
1. 手势教学法。
手势教学法包括7种不同姿势,各自代表着音节中固定的某一唱名,并通过在空间所处的不同高低位置。显示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和调式音级倾向。书面表达这套手势时,通常运用照片和写生笔画。手势简图的说明(以右手为例)如下:
01、“do”,平握空拳,掌心向下。“他”,上斜平拳,掌心向左下。“mi”,横平拳,掌心向下。“fa”,掌心翻向外,拇指向下方伸开,握其余四指。“sol”,侧平掌,掌心向下。“la”,五指自然放松向下,呈提拉姿势,掌心向下。“si”,食指斜指向左上方握,其余四指,掌心向下:
02、do、mi、sol”三个音是自然大音阶中的稳定音。它们的手势都比较平稳。其中“d0”是主音,最稳定:
03、在其他四个不稳定音中,“si”为导音,有向“do”解决的强烈倾向,用食指斜上指表示:“fa”有向“IIli”解决的倾向,用拇指向下表示。这样,“si.do”,“fa-mi”两个半音音程也同时得到了明显的显示;
04、各手势与上身有关部位的大致高度:“do”腰部,“他”下肋部,“mi”剑突部,“fa”胸部,“sol”颌部,“la”眉部,“si”额部,“do”头顶部。如需指示高音“rc“mi”时,可提起足跟,在头顶以上的高度做手势。
手势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视觉手段,用手势在空间表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学生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教学中教师也常常用手势的“暗示”(细微的升高和降低的调整)来帮助学生唱准音高;(2)教师用手势帮助学生进行二声部训练。教师用两手表示不同声部音高的结合,帮助学生调整音准训练听觉;(3)教学中有时教师不出声唱歌,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段,例如:solia solmi,ladolami。
2. 节奏唱名法。
唱并拍打出已知歌曲的节奏型,或根据教师所拍打的歌谣、歌曲节奏犁,让学生辨别其名称,锻炼他们的节奏听辨能力。利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拍出具有固定节拍与节奏的二声部,如为已知歌曲或视唱曲配以各种固定音就可成为歌曲的二声部。个人左右手使用两种不同音色分击两行节奏谱。又可成为节奏二声部。在进行节奏听写时,也有多声部节奏听觉训练的安排。例如要求学生排击已给的节奏,听写教师敲击的另外一个节奏声部。
相关阅读:
合唱教学的排练法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