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学网!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百学网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声音变清脆明亮的方法――声乐一对一

声音变清脆明亮的方法――声乐一对一

来源:爱必学

2021-10-08 18:50:17|已浏览:60次

1. 歌唱发声时,应运用“混合共鸣”的方法,即掌握好共鸣腔的混合运用,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才能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一个声音从声带发出,经过喉腔、喉咽腔、达到口咽腔,这时基音已得到扩大,如声音再在鼻咽腔和口腔中得到泛音共鸣,并使胸腔也发生共鸣,则声音就会获得丰满、圆润、明亮的效果。

假如不使用“混合共鸣"的方法,而将共鸣腔割裂开来,仅用单一的共鸣,例如唱低音时,片面强调胸腔共鸣,声音就会压得发不出来,唱中音时,片面强调口腔共鸣,声音就会喊叫,形成“白声”,唱高音时,片面强调头腔共鸣,声音就会尖锐刺耳。所以说,共鸣腔的混合运用,是歌唱发声的一个原则。

2.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同时又必须适度地调整共鸣腔,改变共鸣腔之间的比例,才能适应于唱低、中、高音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高音偏重前上部共鸣,例如,一个男高音,在唱高音时,头上部会感到明显的振动;一个男低音,在唱低音时,手按胸腔,也会感到明显的振动。而当我们唱中音时,则明显感受到口腔和咽腔共鸣的主导作用。这就是说,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每个声区,都应突出它的主要共鸣区。

3. 我们将声音划分成三个声区,目的决不是为了把这三个声区割裂开来,成为各个互不联系的独立的音区,而是为了在歌唱时,使这三个声区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声区,以便在唱低、中、高音的转换过程中,运动自如,听不出明显的痕迹,使歌声流畅,富于音乐表现的能力。而声区的统一,必须依靠共鸣腔的正确运用和调节得当。

中声区向头声区转换时,应将下颌自然放下,口腔适度打开,喉头稳定,并增强呼吸压力,调整声带的张力,逐渐增加头腔共鸣,当唱到一定高度时,便进入“换声点” 转入头声区。此时,头腔共鸣便成为主要共鸣,而口腔共鸣则降为次要共鸣。其它声区之间的转换,也应用同样的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才能使声区得到统一。

共鸣腔的调节,不仅为正确发声所必需,而且还能调节声音的音色变化。从声带发出的基音,在喉腔、咽喉腔发生基本振动,至口咽腔、鼻咽腔,口腔等共鸣腔而产生“泛音共鸣”。“泛音共鸣”对音色变化起主要作用。因此头上的三个共鸣腔的调节,对人声的音色变化影响最大。我们在歌唱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这三个腔体能动的有利条件,使歌唱发声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避免声音的单调乏味。应把音色的变化看做表现的有力手段,我们在歌唱时,要根据歌曲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对上述共鸣器官加以调节,使共鸣色彩的变化,服务于歌唱艺术表现的目的。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