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05:19:00|已浏览:91次
文|乐乐
编辑|乐乐
博士学位48万,普通家庭“高攀不起”。
一边是教育公平呼声,一边是市场化收费现实。
博士学位48万,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在“卖学位”?有人直言:这是给“高端人群”量身定做的服务,和普通百姓无关。这场因复旦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收费标准引发的争议,正在将教育公平与市场化的矛盾摆上台面。教育的门槛到底该如何定义?一个问题抛出来,背后却是深深的社会分层刺痛人心。
一张截图引爆网络:复旦大学非全日制法律博士,4年48万学费!有人表示“高攀不起”,也有人冷笑:“这和普通百姓有啥关系?”教育高收费,再次刺中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教育公平与市场化收费之间的天平该如何平衡?在职博士究竟是知识殿堂,还是富人专属的名校俱乐部?
从数字上看,48万的学费确实够“吓人”,但深入分析后却不难发现,这类在职博士早已脱离了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而更多是作为一种高端职业认证和人脉拓展的工具。说白了,复旦48万的收费看似惊人,实则是一种市场化定价――你是冲着名校光环和“圈层效应”来的,复旦也不掩饰,它提供的就是这种稀缺性资源。问题是,这种教育模式还有多少“学术味道”?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富人读本”博士教育体系吗?
教育公平是近年公众讨论的热点,但非全日制博士高昂的收费,显然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有人说得直白:“交得起48万的,可能从来没想过公平。”而问题的本质是,教育的市场化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共资源的初衷?当高昂的学费成为准入门槛,“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或许正在被改写为“金钱决定知识”。这不仅是对公平理念的冲击,也是对教育价值的一次深刻拷问。
有人说:“在职博士就是镀金的,拿证才是目标,学到啥不重要。”这话虽然刺耳,却不无道理。以复旦这次的非全日制博士为例,针对人群主要是职场高层或行业资深人士,课程设置也偏实践型,显然更多是一种职业发展的“装饰品”。然而,镀金的背后,是否也存在一种学历贬值的风险?当市场化教育成为买卖关系,学历的公信力和学术价值是否会受到侵蚀?
“学费48万,我哪读得起?”这是普通家庭最直观的感受。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阶层流动的重要通道,但这种“天价博士”显然只为少数人服务,甚至连教育公平的幌子都懒得打。这种“人群切割式”的收费模式,不仅加剧了社会分层,还可能让底层家庭的教育梦想愈加遥不可及。知识的鸿沟,或许正在变成赤裸裸的经济壁垒。
从复旦到北大,再到其他名校的天价非全日制课程,教育市场化已经成了不可逆的趋势。但问题是,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果博士学位只是买卖关系中的一种商品,那学术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又该如何维系?当名校的品牌价值被不断消费,最终是否会沦为另一种“奢侈品”的代名词?
教育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48万的博士学位,究竟是在满足精英需求,还是在制造新的社会壁垒?当知识的殿堂变成“有钱人的游戏”,教育公平的底线又该由谁来守护?普通人能不能买得起一张进入高端社会的“船票”,恐怕不只是48万的问题,更是我们这个时代亟待反思的教育哲学。